公务员邮箱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佛山名医背后的佛山功夫

发布日期:2023-08-22 10:20:51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分享至:
  他们是手术室里技术精湛、心思缜密的“刀锋战士”,也是随时随地与死神赛跑、与病魔竞速的“急先锋”,更是在疫情防控一线白衣执甲,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的逆行勇士……

  作为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一直以来,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在疾病预防和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主题为“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18日,我市举办了2023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二批佛山名医发布仪式,公布第二批共60位“佛山名医”,激励全市医务工作者踔厉奋发、开拓创新,继续护航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据悉,近年来,佛山市卫生健康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建设卫生健康人才高地为牵引,加快健全医疗卫生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全面优化全市医疗卫生人才结构,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持续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打造群众“好看病、看好病”的佛山样本。

  关键词:育才强卫

  新一批“佛山名医”来自市直和五区医院,在临床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卓越建树,其中不乏多学科的医学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这批“佛山名医”将发挥起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头雁”效应,承担优质医疗服务和技术输出、科研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培养等任务,助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于2019年起启动“名医扶持工程”,并认定了首批30名“佛山名医”。而此次认定的“佛山名医”人数翻了一番,意味着我市医疗人才队伍提质扩量增效工作成效显著。

  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医学人才培养工程,主动与高等院校和省级医院结对办医管医,以及高标准评定“佛山名医”“医学领军人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医学骨干人才”等,加快培育高层次医学人才,固本培元带动我市卫生健康人才和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为岭南成药发祥地,佛山中医药事业发展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培育“中医名医”、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馆、中医阁和配备中医医师。目前,全市各区中医院均能规范开展10类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我市创新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中医药人才多元化发展格局,推进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不断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稳步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迈向新高度、全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医疗高地。

图片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开设“艾灸日”专场服务。图为家长、小朋友前往贴天灸。/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继续医学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高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此,我市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积极完善对规范化培训的财政投入机制和配套支持政策,着力改善培训医师福利待遇;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和使用激励机制,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高等院校合作机制,共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强化全科医师队伍系统化、规范化培训。

  同时,我市建立了紧缺医疗人才预警机制,大力培养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病理、老年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助产、急救、康复、心理健康等紧缺专业人才,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等问题。

  关键词:重才兴医

  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是医疗体系的核心资源,也是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改革深化的核心动力。

  近年来,我市立足珠江西岸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发展定位,通过省高水平医院建设与市“登峰计划”相联动、医院与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相联动、“三医”协同发展和部门综合治理相联动、医疗服务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相联动,推动市级优质资源统筹协同发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从而增强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

  一方面,我市于2019年在省内率先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投入1.6亿元,高标准建设市一医院、市中医院等11家市级高水平医院,各医院的医疗水平、高层次人才数量、科研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了用武之地,一批达到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填补了多项区域内技术空白。

图片

2022年1月,市一医院成功完成了佛山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市一医院供图

  另一方面,在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让高层次医学人才等优质医疗资源向远郊区域辐射拓展的同时,我市将南海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三水区人民医院、高明区人民医院等4间区级医院纳入高水平培育计划,通过加大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引入高水平诊疗技术等举措,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提升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诊疗水平,使市民不出区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技术。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目前,我市正大力推进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尤其加强病人外流比重较大的内科、外科和肿瘤科等重点专科建设,拟在2025年底前新增1-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0个省级重点专科,150个高水平重点专科,为高层次人才搭建更多展现才华、施展抱负的平台,以技术人才要素驱动各级医院综合能力可持续提升,让群众“大病不出市”。

  关键词:招才引智

  7月23日,在三水区召开的2023年中国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大会,无疑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与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活力:启动国际医学人才培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黄正明院士工作站落地佛山市中医院;佛山市与江苏省启动医疗卫生交流和医药健康产业合作,继续携手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据悉,早在2018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就与佛山市政府、南海区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合力共建季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近年来,我市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省率先在卫生健康部门成立生物医药工作专班,通过强化制度保障、积极搭建医工融合联动平台,以及高标准建设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特色园区,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图片

7月8日,三龙湾中德生物医药产业园挂牌。/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

据统计,2022年,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累计实现产值462.2亿元,增长9.5%,实现营收397.98亿元。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佛山对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是对多学科高层次医药健康人才的积极招揽和强势吸纳。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等市内数十个高水平生物医药服务平台,成为“筑巢引凤”的强大载体,吸引了大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医学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速聚集,并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我市创新医疗服务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我市不断加强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等知名高校、医院合作,在市内共建医院和重大项目,从而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延伸、技术延伸、平台延伸,使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临床研究项目、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落地佛山。其中,市一医院、市中医院博士后工作站与多所一流高校联合培养了一批复合型博士后人才。

此外,我市鼓励和支持港澳居民在市内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促进大湾区医疗卫生人才交流。 

关键词:留才固基

多年来,我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保持广东省地级市第一,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2021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2.61岁;2022年孕产妇死亡率2.35/10万,婴儿死亡率1.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9%。2022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1.16%,位于全省前列。

作为健康“守门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是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

为此,我市大力构建“市优、区强、镇活、村稳”的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构筑了15分钟就医诊疗圈,并形成了“能力强、服务优、环境好、公卫实、医防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推动基层医疗资源从广覆盖向高质量迈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家门口”优质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让老百姓“病有所医”且“病有良医”。

一方面,“把小病稳在村居里”“将康养稳在家门口”,满足基层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的同时,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有所为”且“才尽其用”;另一方面,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发展倾斜政策,实现基层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培得实”。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有2615人(达47.36%),202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在岗人员年均收入较2017年增加33.77%,让基层卫生人员更有干劲、有奔头,安心“扎根”在基层。

图片

三水区西南街道北江社区卫生服务站二层设有计划免疫区。/西南街道供图

  事实上,作为广东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我市将全市公立医院纳入薪酬改革制度改革范围,建立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强化公益属性,健全考核机制,全市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比从2017年37%提升至2022年41.27%,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进一步得到体现。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作为我国四类医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人才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市依托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等,建立健全基层公卫医师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素质;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才保障及激励机制,探索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和青年骨干专家制度,组建以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为核心的疾病预防控制团队。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截至2022年底,我市已实现市、区、镇(街道)三级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全覆盖,进一步筑牢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铜墙铁壁。

数读

佛山医疗卫生资源

1.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99个、床位数41027张、执业(助理)医师24685人,比2019年分别增长28.7%、7.7%、17.9%。

2.每千常住人口执业 (助理) 医师数达2.58人;2015年至2022年期间,执业(助理) 医师年均增长率达6.95%。

3.全市三级医疗卫生机构28家(包含25 家医院、3家妇幼保健院),其中三甲12家,数量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4.2022年,全市诊疗量占全省总诊疗人次的9.80%,出院量占全省的7.64%。市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9%左右,市域内住院率保持在95%左右。

5.2022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2718.99万人次,占比34.5%。

6.全市共有国家级中医类重点专科7个,已组建27个市级中医专科联盟、17个市级中医医疗质控中心。

7.全市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4125人,每万人口中医类全科医生数达0.91人,超广东省每万常住人口0.8人的目标要求。

8.全市疾病预防、卫生监督、精神卫生、采供血、健康教育、卫生应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38家,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6.89人。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隐私保护|
主办单位:佛山市卫生健康局 粤ICP备09184113号
佛山信息网络中心制作及维护 网站标识码4406000032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408号


单位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大道北12号13号楼
电话:0757-83389617 建议使用IE11.0以上版本浏览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