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需重点预防的疾病

发布时间:2021-08-31 14:12:54 来源: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月,市民需要重点预防新冠肺炎,需要预防登革热,还需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工厂、企业等集体单位、人流量大且密集的交通工具、酒吧、电影院、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人群密集且密闭的公共场所需重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

  自7月20日国内多地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累计报告感染者1100多例,波及多个省市,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出现零星输入散发病例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市民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9月份的到来,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分期、分批、错时、错峰开学。今年的开学季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安全开展教学相关活动成为社会的重要关注点。我市各学校(包括高校、中小学、托幼机构)要统筹做好秋季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个环节的疫情防控,以确保秋季新学期的师生健康、校园安全和良好教学秩序。

  开学季带来人群聚集和流动频繁,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疫情防控仍不容松懈,市民应提高警惕,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务必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加强个人健康监测。

  1.返校师生要自觉做好个人健康管理。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请暂缓返校,境外的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应暂缓返校;原居住地升高风险等级管理的师生要主动报备所在学校和居委,按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分类健康管理。开学前,请将开学前连续14天的活动轨迹、每日监测体温以及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实上报学校。尚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师生,返校后应及时组织按程序补种疫苗,确保符合条件的师生员工应接尽接,尽快构建校园免疫屏障。

  2.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主动关注疫情防控权威资讯,自觉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做到勤洗手、科学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文明用餐、遵守“一米线”、常通风、做好清洁消毒等。切实做好“防疫三件套”,也就是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保持个人卫生,特别是戴口罩、勤洗手要自觉固化为个人生活习惯、健康生活行为标配。同时,减少开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公共场所活动。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尽可能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和空间相对密闭的场所,到医疗机构就医、出入公共场所时规范佩戴口罩。

  3.主动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近14天曾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发生本地疫情的城市、与感染者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须主动向所在居委(村)、工作单位、所住酒店报备,自觉配合落实健康管理措施;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配合落实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医学隔离观察、新冠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工作,如实主动回答相关问询,自觉做到不隐瞒、不回避、不拒绝,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4.继续加强个人健康监测。坚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密切注意个人及家人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咳嗽、味觉或嗅觉丧失等不适症状,第一时间前往我市定点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请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个人防护,向接诊医生如实告知个人旅行史、活动史和接触史。

  工厂、学校、企事业等集体单位、医院、车站、密闭公共场所、农贸市场等为重点防控场所,要按照相关工作指引要求,落实健康监测、重点地区人员筛查、分区分类管理、环境通风消毒、人群分流管控和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此外,各位市民可以进入“佛山疾控”微信菜单栏点击疫情防控,及时了解更多的防控知识!

  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突发高热、皮疹和头、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9月,我市高温、多雨天气频繁,蚊虫活动活跃,市民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要“翻盘倒罐清积水”,及时清除居家(花瓶、盆栽托盘)和周边环境(储水容器、闲置器皿)的积水等蚊虫孳生地。此外市民还要做好防蚊措施,例如挂蚊帐、装纱窗、喷洒防蚊水等。如出现突发高热、皮疹,头、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应马上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并配合隔离治疗。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什么是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属弧菌科弧菌属,嗜盐畏酸,对热敏感,对低温及高浓度氯化钠抵抗力强。副溶血性弧菌分布极为广泛,其自然生存环境为近海岸和海湾的水域。

  每年7-9月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高峰期,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副溶血性弧菌已成为我省引起夏秋季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

  最容易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有哪些?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多与进食或接触海产品有关,带菌率较高的海产品有生蚝、蛏、杂鱼、寻蟹、梭子蟹、贻贝、虾、带鱼、墨鱼等。

  除海产品外,肉、禽、咸菜和凉拌菜亦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主要因交叉污染所致,如烹调过的食物盛于被污染的容器内或使用被污染的厨具再加工其他食品。

  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会有什么症状?

  从进食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到发病,快的可以2个小时,慢的要40小时才出现症状,多数人群在食用后14-20小时发病。发病急,腹痛和腹泻首先出现,其次为恶心、呕吐、畏寒和发热。腹痛多表现为剧烈上腹绞痛,一般呈阵发性,位于上腹部和脐周,部分伴压痛。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糊状。吐泻严重患者常有脱水表现。

  怎么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①冷藏贮运:贝类产品应低温贮运以控制该菌的繁殖;

  ②烧熟煮透:因贝类产品有贝壳的保护,尤其注意要以足够的温度和时间充分加热,以灭活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

  ③防止生熟食物操作过程交叉污染;

  ④夏季厨房应加强通风降温,剩余食品要放置冰箱,隔餐或过夜的食物再次食用前应充分加热。



(责任编辑:)